跳转至

04. AR-VR三维沉浸式实验室

关于我们

名称简介

AR-VR 三维沉浸式实验室,全名为三维沉浸式计算与显示实验室 (前身:郑州大学水下空中实验室)

发展历程

  • 2009 年,郑州大学机器人实验室设立,最早设立的研究方向为:水下机器人。时任实验室指导教师赵新灿教授为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培训部水下机器人分项的技术委员会委员。翌年,仿真组及擂台组从实验室中单独出来,双足组、服务组相继设立,原实验室设立为水下组。2018 年 4 月,实验室进行产学研改革,转型空中机器人实验室,原水下机器人实验室以空中机器人实验室水下组的形式暂存,主攻项目为机器人水中巡游项目。
  • 2023 年起,郑州大学水下空中实验室整体转型为郑州大 VR&AR 研究中心,将原来的实验内容和研究项目与增强显示技术进行深度融合,让研究成果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

自成立以来的成就

转型前 现 VR-AR 实验室: - 2010 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夺得冠军。 - 2011 年在甘肃兰州夺得冠军。 - 2012 年在上海、江苏徐州等地夺得冠军。 - 2013 年在安徽合肥夺得冠军。 - 2014 年在北京夺得冠军。 - 2015 年在贵州贵阳夺得冠军。 - 2018 年在四川宜宾夺得冠军。 - 2019 年在山东青岛夺得冠军。 - 国家级奖项、专利、论文若干。 - 由实验室成员主持完成的“智能轮椅”项目荣获 2012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最高奖。“智能生长柜”、“消防机器人”等项目也在其他创新创业类比赛中取得较高成绩。国家级奖项、专利、论文若干

转型后 现 VR-AR 实验室: 实验室近两年累计获得国家一等奖 11 项,省级以上奖项 48 项专利十余项中文核心期刊 1 篇 SCI 一区在投 1 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 3 项,省级立项 1 项,国家二等奖 9 项,国家三等奖 8 项。

指导老师

赵新灿 博士,教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获得该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学位,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学位和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带领郑州大学学生参加了 2009 到 2021 年 12 届全国机器人大赛,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暨 RoboCup 公开赛”9 项冠军,6 项亚军的好成绩;在实验室建设期间,接待了吴邦国委员长,卢展工书记等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2012 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带领郑大学生在获得全球最高奖,CCTV 新闻频道、北京卫视等多家媒体都做了相关报道。指导的本科生有 6 人获得宝钢特等奖,11 人获得宝钢奖学金,被称为“站在宝钢特等奖获奖者背后的人”。

加入我们

QQ 招新群号:893926320